(1)樹脂的流動,使制件中的纖維被充分浸潤。大多數(shù)預浸料中樹脂的初始黏度較高。當材料被加熱時,黏度急劇下降,并在某一溫度下達到特定值。這一溫度就是常說的熱壓罐成型周期中的“保溫”溫度,這可以確保增強材料完全浸透,并有效地將多余的樹脂擠入吸膠材料中。這個溫度也是樹脂容易形成孔隙的溫度,這時加在樹脂上的壓力是非常重要的。持續(xù)的加熱使樹脂開始固化,樹脂黏度不斷增加直到樹脂的固化成型。
(2)纖維網(wǎng)絡的壓實,施加一定壓力除去樹脂基體中可能存在的孔隙。在固化周期的低黏度點,如施加一定壓力,樹脂可能從復合材料中擠出。事實上,對于有吸膠材料的成型,吸膠層會誘導樹脂從復合材料流入吸膠層,這一步驟既能確保樹脂的浸潤,也有利于排除復合材料中的孔隙。在復合材料的壓實與固化過程中,濕氣的擴散可能使先前存在的孔隙進一步生長或被消除。在固化的過程中,升高溫度有利于孔隙的生長,為了促使孔隙消除,必須保證預浸料上有足夠的壓力。
(3)合理的熱傳遞過程以保證樹脂基體的充分固化。與熱壓罐成型工藝相關的熱傳遞過程包括兩個方面:包括各類鋪層材料和模具在內(nèi)的成型組合系統(tǒng)內(nèi)部的熱傳遞;熱壓罐內(nèi)加熱單元對制件和模具的加熱。前者是必需的,而后者也很重要,因為它控制著對整個制件加熱的均勻性,而且對復合材料的總固化時間也有重要的影響。